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那些不可再生、无可替代的文化遗产开展系统性保护,让它们永久保存、永续利用?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从本体保护到综合保护,从环境监测到灾害预警,从数字化技术到新材料应用,科技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文化遗产保护各个环节,为系统性、科学性、可持续性保护提供强大支撑。”甘肃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白坚说。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正逐渐实现从抢险加固向预防性保护、从本体保护向本体和环境风貌共同保护、从“探索性修缮”到依托现场试验数据和实验室分析结果开展“精准化修缮”、从被动“治病”到主动“预防”的稳步转变。这一过程更加需要科技的助力。
本次年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可移动文物分析检测与研究”“石窟与土遗址保护新材料与新技术”“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创新”“不可移动文物勘察与评估”以及“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与文物保护技术装备”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墓葬壁画遗存最多的国家。敦煌研究院在针对墓葬壁画酥碱、起甲、脱落和微生物等病害的原位治理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我们以不同类型墓葬壁画为对象开展研究,揭示了以微生物病害为代表的各类典型病害劣化作用机理,研发出智能化墓葬壁画辐照灭菌成套技术装备,以及潮湿环境下墓葬壁画保护新型加固材料。”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了河南打虎亭汉墓以及江苏南唐二陵项目的研究情况,“研究中形成的关键技术、装备和材料等,可推广至国内其他墓葬壁画的保护中,为我国墓葬壁画保护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
针对表层高度风化的石刻文物,浙江大学张秉坚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渗透性镁基无机黏结材料,并成功应用于杭州西泠印社“印泉”摩崖题刻的抢救性修缮中,对濒危石刻进行稳固处理。“我们还在杭州湖心亭牌坊、临安婆留井等石质文物上进行了应用,结果都表明用无机材料修复无机质文物具有独特的兼容优势。”张秉坚表示,新型保护材料的研发应用,为解决南方潮湿环境中的石质文物修复保护提供了有效的示范。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丽则将电子束辐照引入纺织品文物的保护。电子束辐照作为一种非侵入性保护技术,可以杀灭纺织品文物的霉菌。“纺织品文物具有低密度、材料薄等特性,我们在实验中选择与纺织品文物相近的棉、麻、丝等模拟样品,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机械性能测试和色度测试等,综合分析辐照前后纺织品中蛋白质或纤维素的结构变化,探究纺织品辐照的损伤机理。”李丽说。
木骨泥塑文物主要分布于石窟寺和殿堂中,其内部骨架支撑体的稳定性决定着彩塑整体保存状况。“便携式X射线可以直接在文物现场使用,我们将X射线探伤技术应用于四川新津观音寺彩塑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评估中,在实践中形成了适用于不同尺寸彩塑的X射线成像工作流程和最优实验参数阈值,也建立了彩塑历史干预过程中内部修复工艺和材料重新认知的新方法。”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于宗仁介绍。
“标准化工作有助于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跨行业合作,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产业升级趋势深度融合,为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旭东强调,在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中,要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来提升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据了解,本次大会共收到230篇论文投稿,86位学者在会上作了口头报告,还设置了25位学者的海报展示环节,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多方位展现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光明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